韩信点兵奥数,韩信点兵奥数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信点兵奥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韩信点兵奥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韩信点兵问题公式或口诀是什么?

展开全部

韩信点兵奥数,韩信点兵奥数题

你好。

【韩信暗点兵】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夕,五数梅花二十一,七子团圆正半月,去百零五便得知。

韩信暗点兵,韩信不是一、二、三、点数,而是,让队伍列队:

首先三人一列,记住多余的人数;

再让五人一列,记住多余的人数;

再做七人一列,记住多余的人数。

将上面三次多余的人数相加。他就知道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

三列队的余数,比如说,余数是二。则:2*70=140 (余数不可能多余二)

五队列的余数,比如说,余数是四,则:4*21=84 (余数不可能多余四)

七队列的余数,比如说,余数是六,则:6*15=90 (余数不可能多余六)

上列结果相加:140+84+90=314

假如说,一估计,没有300多人,就:314—105=209

假如一看,还没有200多人,再减去105,则:209——105=104

好。就是104人。

注:这里面除了上面的计算以外,还要估算一下。大约数再进行比较计算。

谁知到那个韩信点兵的计算公式,关于余数的好像是算总?

韩信乱点兵口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束梅花二十一,妻子团圆整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适用范围是已知总数除以3、5、7后的余数,并且要知道总数的取值范围。然后用除以3的余数乘以70,5的余数乘以21,7的余数乘以15,最后把这三个数的和加起来根据数值范围减(或者加)若干个105(3、5、7的最小公倍数)求解。

比如:100以内的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4,则2x70=140,3x21=63,4x15=60,140+63+60=263,263-105=158,158-105=53。

韩信点兵主要说明了怎样的一个数学道理?

韩信点兵说的是知道一个正整数除以3,除以5,除以7的余数,怎么求这个正整数的问题。

在数学上,这个叫中国剩余定理,可以推广到n个数。主要是求解同余式组的解的问题。

如果几个数互质,比如3,5,7,与3对应的是5和7的倍数且除以3余1,试算后是70,同理与5对应的是21,与7对应的是15。

韩信点兵是一个有很趣的游戏,如果你随便拿上一把棋子(数目在100粒左右),先3粒3粒数,不满3粒的记下余数;再5粒5粒数,不满5粒的记下余数;最后7粒7粒地数,也把余数记下来。然后根据每次的余数,就可以知道你原来拿的棋子总共有多少个。

韩信点兵的典故?

“韩信点兵”的故事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中得来的。具体故事如下:

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1、《史记》和《汉书》记载,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善于带兵打仗。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2、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段对答说汉王问:“以你之见,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你最多带十万。”汉王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我多多益善,”即越多越好。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归纳成“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信点兵奥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信点兵奥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返回顶部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