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学习奥数有必要吗?
没必要
首先,一二年级的孩子,连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太明白,你让他怎么理解奥数,理解奥数中常用的一些方法?
其次,一二年级的孩子,重在培养孩子的感性思维方面的能力和计算的正确率,这个时候老师的任务就是教孩子如何认识图形,培养感性知识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些,如果稍有时间的家长也是可以处理的。 最后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在一二年级所学的“奥数”,其实不能算作奥数,奥数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这种独特的思路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a-b=60 A×2/5+b×1/3=21,二年级奥数题?
a=135, b=75。
因为只有一个未知数,我们可以通过代数的方式解出a和b的值。
首先,将第一个方程式化简为a=b+60,然后带入第二个方程中,得到135b=1575,解得b=75,再带入第一个方程中,解得a=135。
因此,a=135,b=75。
这是一个二年级奥数题,其主要考察的是代数方程的解法。
在计算中,需要注意不要漏算或者算错,同时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方程式,来化简和解决未知数的具体值。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考和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科素养。
答曰,b=45,a=15!
解:a=60-b
代入式子2得(60-b)×2/5+b/3=21
得(60-b)×2×3+5b=315
得360-6b+5b=315
得b=45
得a=15!
由此可得到答案。不过,二年级是有点超纲了
a=100,b=40。
因为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出:a-b = 60 --> a = b+60A×2/5+b×1/3 = 21 --> A = (21-b×1/3)×5/2带入第一个方程式,得:(21-b×1/3)×5/2 = b+60化简后得到:9b/2 = 99因此,b = 22,带回第一个方程式得到a = 82,所以a-b的值为60,满足题目要求。
会做奥数题的孩子聪明吗?
会做奥数不会让人变得更聪明,也不可能让人变得更聪明,基本上在上小学的时候,智商已经定型了。但是,北大教授郑也夫在他的《吾国教育病理》里面说得好,除了加减乘除和一些应用题再加上算一些基本图形的面积以外,数学往后的内容其实跟大多数人的生活关系不大了,确实如此!
往后学数学的目的就只是分流,所以学奥数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让这种分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让自己的孩子挤进更高层次的大学,从而增大进入社会更高层次的机率,仅此而已。
二年级奥数题从什么题开始学习?
如果孩子的平时表现不是特别突出的话,首先我不建议这么小的孩子就学奥数,让孩子打好基础,有时间可以多培养孩子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让他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他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当然如果孩子这些已经都很好了,可以考虑“举一反三”这本书,自认为不错,仅做参考,谢谢!
无论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第一要素是对于解答问题的写法要进行规范,这个年龄阶段一般题目不难,很多孩子都喜欢一口讲出答案而忽略了思考过程,所以写出算式了解并了解算式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学有余力,三年级可以逐步接触一些图形,思维性题目。会有好处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