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思维,小学奥数思维训练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学奥数思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学奥数思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学数学奥数思维训练解题方法?

1、对照法

小学奥数思维,小学奥数思维训练题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

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每人多种7-5=2(棵), 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奥数和思维哪个好?

明确结论:思维和奥数都很好,但各有侧重点。
解释原因:奥数主要是通过计算和推导解决问题,注重数学运算和技巧,能够提高学生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力和综合能力。
内容延伸:因此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技巧,那么选择奥数课程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想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选择思维课程会更有益于你的未来发展。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同时学习两个课程,这对于你的成长也会有更大的帮助。


1 没有对错之分,取决于需求和目的
2 奥数侧重于数学技能和计算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术研究和数学类考试有一定帮助;思维侧重于启发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和解决问题有更大的帮助。
3 如果是想在数学方面有所突破,可以选择奥数课程;如果是想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有所帮助,可以选择思维课程。


1 两者都很好,但是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更好。
2 奥数注重的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靠机械的计算和题目的熟练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而思维训练更倾向于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重点是思维的发散和联想能力。
3 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学奥数思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学奥数思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返回顶部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