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孩多参加课外活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孩多参加课外活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孩子平常学业压力大,有什么课外活动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谢邀!我认为劳动教育既能让孩子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又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只要是有训练目的地带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孩子内心都会有一种“我在学习”的想法,他并不会完全感觉轻松。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是随时随地的,有大也有小,孩子也不会觉得你在刻意训练他,再做这些劳动的同时孩子释放了压力,久而久之动手能力也就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提升,还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劳动教育也最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责任心。一举多得!

作为学生家长,如何看待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放学后把时间安放的地方。学校兴趣乐队排练、足球常规训练、乐器演奏训练、书法兴趣小组、组织一次校内或社区内的募捐活动,这些都是课外活动。
那么衡量一个课外活动是否值得参加,标准不是这个活动所拥有的光环,而是这个活动能为学生带来的成长。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一个活动能为学生带来的成长呢?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活动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发展他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帮助他获得某一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让他接触到这个领域里的重要议题?
2、培养专长和追求卓越:这个活动能否继续发展学生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内的技能,使得学生在不断提高技能的过程中,学会突破自己,养成追求卓越的习惯。
3、学会沟通和与人合作:这个活动是否包括与人合作的成分?这样的机会是否可以让学生在与人共事中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和聆听他人的想法,并学会在意见分歧中求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4、提供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这个活动是否可以让学生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有机会经历一些挫折,并在挫折后学会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些在大学申请文书里回答自己经历过的最大挫折是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上一直站着的学生,大学可能会质疑他的成熟度和遇到困难时的承受能力。
5、促进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这个活动是否有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议题,或者某一个社会群体,促进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课内所学或者多年培养的专长来创意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对这五个成长方面的考察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选择课外活动。以成长来度量课外活动的价值,需要学生和家长从学生自身的现实出发,分析自己的兴趣、特点和弱点,选择可以为自己提供成长体验的活动。在仔细考察过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会经历成长,并有所感悟。家长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自我成长的反思,让成长沉淀成对学生有益的经验。对学生有益的体验,会为他链接到下一个成长体验。一轮又一轮的自我成长,才是获得名校录取和人生幸福的最值得的投入。
成长只能从自身出发,由自己经历,并连接自己的未来。
谢邀。
我们家小朋友大一了。
我们家小朋友,我是不会让他去补课的。周末呢,我都是安排他参加兴趣班,打球打拳,弹琴画画。
到了高中,我家孩子的标签,叫多才多艺。乐队节他是最佳乐队的钢琴手,
戏剧节是最佳男主角,
口语比赛是冠军,还做了英文歌比赛的主持。
有人问我,人家都是让孩子去补课,不补课的,也让孩子尽可能在学习这里多花一点时间。我倒好,居然敢让孩子去搞这么多活动,那这么多奖。你就不怕影响孩子学习成绩?
我说怕的,但是怕归怕,我是希望虽然他生在这个应试体制下,但也要健康快乐的成长。虽然高考也有600+的分数,虽然没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虽然成长也磕磕碰碰,看他自己呢,还是觉得挺幸福的。对于我这个爸,不安排他去补课,支持他课外搞文艺活动,他还是很满意的。
音乐节戏剧节这些,拿几个奖,都不算过份的,因为这些活动终有落幕的时候。我仔高二的时候忽然跟我说,今日头条跟他签约,每个月要写10-20篇文章,每篇给200块。我吓了一跳,高二这么多活动就算了,都是学校的。你还每个月去今日头条,一个月写10-20篇文章,那你那里还有时间搞学习?最后想想,还是同意了。读书嘛,考多少分读什么大学,将来他会过什么日子,他自己的事了,如果他自己觉得行,我就把决定权交给他了。
他们那个学校还好了,高一高二活动很多,高三就彻底不让玩了,全力以赴准备高考。今日头条这里,我也跟他说,不能写了,停了。还好,他还肯听我的话,高三了,他跟今日头条这边的编辑说,高三全力搞高考,不写文章了。
高考之后,他又开始在今日头条写文章。
大学功课其实也很忙的,社会活动也多。既然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路搞活动搞过来的,大学不让他搞,也不行。
高考之后,曾经有人问过我,有没后悔没有和其他家庭一样,让孩子把主要精力用来搞文化课?我说,我不后悔。高考考多两分,进一家排名更好的大学,当然好。但他这样的,有一个多才多艺的标签,也不错。
他们这代人,将来面对的是一个飞快变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最怕就是固化。在这个社会里面,学习是终身的。
我这样养大的孩子,应该会更加适应这个剧烈变化的社会,或许,他能比那些读书期间刷题为生的同学,面对变化的时候,适应的更快。
不管将来怎么样,至少,在中学阶段,跟其他孩子比,他更快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孩多参加课外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孩多参加课外活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