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合肥育英学校!

合肥育英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奥数 >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怎么写(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方向)

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怎么写(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方向)

发布时间:2024-04-17 17:50:10 奥数 629次 作者:合肥育英学校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讨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建筑设计”。反应非常热烈,我收到了很多回复。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答,所以我想再写一篇文章来更彻底地解释一下。知乎上有很多不鼓励人们学习建筑的评论。我之所以没有加入这个群体,是因为每个行业都有适合它的人,不能一概而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忍住,没有说透。而且,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心建筑,所以我决定在这篇文章中更深入地揭示困扰很多建筑设计从业者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那些已经落入陷阱的人来说,或许对于那些还没有落入陷阱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安慰。对年轻人一定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为什么选择建筑设计被称为“入坑”?每个专业都有发展好的和不好的。我们之所以瞄准这个专业,很简单,因为中国大学选择专业时不合理的分数设定制度,让很多高分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因为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选择“录取要求最接近的专业”“你的考试成绩”最能体现你的高考价值,而很多学校的建筑学恰好是录取分数要求最高的专业之一,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资源的错配,导致很多成绩优秀、前途光明的学生选择了“未来发展前景平平”的专业。至于我为何在文章开头做出如此“令人震惊”的结论,请不要感到惊讶。下面我将给出非常详细的论证。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叫“不匹配”。说白了,建筑专业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它要求的成绩很普通,而且它招收的学生成绩也处于平均水平,那么未来的剧情发展就会非常合理。我在这里无意歧视。大多数学习成绩平庸的人确实有相对平庸的人生抱负(否则他们会努力学习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当他们后来发现自己可以找到一份建筑设计的工作时,他们就可以过上平凡的生活了。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然后上班就是在电脑上画画,没有什么生活上的冲突。您会非常满意的。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匹配(毕竟不是每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都有像马云那样的野心)。问题的原因在于,现在有大量学习能力强、人生抱负的学生,因为“邪恶的教育制度”而选择了建筑学专业。几年后,他们发现这个专业的发展根本无法承担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转行。那些读研的,那些结婚的,那些不转行的,开始接受现实,慢慢接受自己的命运(廖)。问题就出在这里!

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怎么写(建筑设计的职业发展及专业选择方向)

“邪恶的教育制度”不在本次讨论的范围之内。我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刚才提到了“高考的价值”这个词。中国的教育体系允许许多视力有限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到自己的国家学习。18岁的时候,人生的价值只能寄托在高考的价值上,进而寄托在分数的价值上。然而,极其落后的大学教育是非常愚蠢和荒谬的,并根据需求明确标记每个专业的价格。对于可以通过积分购买的产品,没有经验的高中生自然会用积分去选择最贵的专业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但这个最贵的专业就一定是未来最赚钱的专业吗?或者至少是最适合您的职业抱负和人生目标的专业?没有人再思考这个层面的问题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父母大多没有上过大学,所以只能给出一些道听途说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如今,很多2000年后出生的人都去国外读大学。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去美国读本科。美国大学的第一年是通识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个行业的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这是非常科学的设计,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大学教育仍然如此落后。不仅进入大学前必须选择专业,而且转专业也很困难。那些担心随意改变专业会导致教学混乱的想法,就像允许人们自由发言会导致社会混乱的想法一样愚蠢,但什么都没有改变。大家都在关注一场考试决定人生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决定人生的一门专业的问题。事实上,这种僵化的专业选择,就像应试教育一样,扼杀了很多人才。到目前为止,有关教育制度的问题才被讨论过。下面将讨论本文——建筑设计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首先我的结论是:建筑设计的职业道路非常狭窄。这个结论很悲观,但却是事实。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建筑师都会深有体会。你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摆脱这份工作。当你走出社会的时候,你觉得你只能这么做。当你在市场上时,你不善言谈,人脉也很少。运营经理不懂财务、税务或后勤,人事负责人似乎资历过高。其他工作可以交叉,但建筑设计和其他工作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是什么原因?建筑设计是设计门类的一个分支。事实上,设计工作的一个问题是职业发展道路很窄。由于建筑设计更加专业,所从事的领域更加专业,所以问题更加突出。很多人喜欢建筑设计,想成为建筑师。我明白他们的初衷是想体验一下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建筑所带来的成就感。这个经历可能是短暂的,比如3年、5年,或者20年、30年。你还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做这样的工作吗?你能坚持吗?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当你不喜欢它,想要换工作的时候,可能就根本没有机会了。您工作的时间越长,换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小。为什么建筑师的职业道路如此狭窄?与本工作内容相关的,直接解释会比较抽象。我们找几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职业发展例子来一起分析一下。

1.中国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的现任首席执行官是张勇。我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他的工作经历:张勇1972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1995年至2005年就职于安达信、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业务;2005年至2007年,担任陈天桥盛大网络公司财务总监、副总裁、CFO;2007年,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担任淘宝CFO;2018年接替马云出任阿里巴巴CEO。找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给广大架构师设定一个特别高的职业目标,而是因为大家对这家公司很熟悉,分析起来并不陌生。我们来看看张勇的经历。首先,他是金融专业的。工作后,他一直从事财务相关岗位,并一路晋升。在成为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之前,他曾担任淘宝网的首席财务官和财务官。可以说,随着他的工作经历,他的职位和公司规模也在不断前进。最终坐上CEO职位后,他的工作内容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上升到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这段工作经历其实是很多世界500强CEO的典型发展路径。他们先是在知名企业做基础财务工作,然后逐渐成为大企业的财务总监,最后从首席财务官升至总裁。由于财务工作具有普遍性,他先是在一家专业的财务咨询公司工作,然后在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工作,最后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可以转行建筑设计吗?在大型设计院工作多年并成为中层管理人员的建筑师可以加入盛大科技部担任总经理或淘宝担任设计总监吗?很明显不是。盛大的网游是游戏设计,淘宝的设计是交互设计,这和建筑设计完全不同。由于你无法进入这些公司,你就无法一步步晋升到更高的CEO职位,这导致了建筑师的职业道路截然不同。其范围仅限于设计院。换句话说,如果你不设计,你就别无选择。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你成为一家设计院院长,全面负责营销、技术和财务工作,你有可能成为淘宝或其他更大公司的CFO吗?不可能,因为设计院的财务很简单。他们只是与甲方签订合同,收取资金,向员工支付工资和奖金,并定期提交纳税申报表和账目。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投融资活动,也没有庞大的供应链管理。没有跨境结算交易,也没有复杂的薪资制定。设计院一份简单的工作如何应对大型上市公司的要求?即使现在很多设计师不想做设计,仍然可以去房地产公司,但大多数设计师在房地产公司的职业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设计只是房地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房地产的核心。核心部门。相比之下,投资融资、财务、营销是最重要的部门。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又是金融呢?没办法,市场经济、金融金融确实很流行。有些行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脱颖而出并成为领导者,而有些行业天生就被别人领导,但你的小学老师不会告诉你。中学老师不会告诉你,他们只会告诉你“360个专业通向第一”。他们不是骗你,而是真的不知道这个行业有高低之分。如果不是,为什么美国的富人非要送孩子去顶尖私立学校攻读MBA?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运行机制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们特意安排孩子学习“驾驭人的艺术”而不是“工匠的艺术”。(分析到这里,已经触及到了厚厚的黑科普内容,我不想多讲了,仅此而已)

2、再看看蚂蚁金服前总裁井贤栋:井贤栋早在2007年就加入阿里巴巴,至今已经11年了。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井贤栋曾就职于广州标致汽车、夏晖食品、太古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公司。其中,他曾担任百事可乐首席财务官;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担任高级董事、副总裁。主要管理财务和运营工作;2018年,担任蚂蚁金服董事长。仔细分析一下,这份简历和前面的例子很相似。我们可以看到井贤栋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前有过一系列的工作经历。这些职位均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最重要的是,他成为了百事可乐的CFO,成为进入阿里巴巴的第一人。管理基础,阿里巴巴为何认可百事可乐的地位?因为百事可乐的全球规模足以让这个职位有很好的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努力挤进500强是有道理的),相比之下,小型设计院在规模上无法与之匹敌,即使是大型国家——拥有的设计院也远远落后。当然,这种体验仍然与设计无关。即使是百事可乐的设计总监也无法成为阿里巴巴的高管。我在上一段说的原因是,设计是工匠的艺术。选择这份工作意味着远离忙碌的企业家。设计院受限于工作性质,规模不可能很大(这个内容包括机会我会单独分析),看看世界500强有没有设计公司。

其实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各个著名公司的领导简历。他们的背景大多是金融和营销,也可能是行业内的高级技术人员,也可能有创始人。他们是根本不懂技术的“外行”。简而言之,非设计行业的公司基本上没有外部设计师介入管理。跨行业困难是设计行业的通病。如果这类设计市场本身的规模继续萎缩,那就更麻烦了。当然你会问,我是做设计的,为什么要去科技公司或者饮料公司?问题不是你想不想去,而是你能不能去。想去代表个人的主观意愿,能去代表工作。客观的灵活性。如果他们的专业是金融、金融、行政、营销、计算机等,他们有很多职位和行业可供选择。如果他们在一个行业做得很好,他们可以去另一个行业的相同职位,比如汽车公司。管理人员去其他产品连锁经营,咨询公司的去科技公司,食品行业的去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的去创投公司,创投公司的去商业银行,至少可以看到,在管理层面,这些工作很多都是可以互操作、开放的,可以转换、可以升级。然而,建筑师的“工匠”工作是一项非常孤独的工作。当同行们骂方丘,指挥数百人、数千人的营销活动或筹划数亿美元时,建筑师仍然用几十年的时间默默地对PS颜色进行分级,审视甲方可能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或与同行争论对规范的理解。试想,即使给你机会,你的工作经验这么简单,怎么能胜任大企业的管理者呢?他们不懂融资、不懂市场、不懂财务、不懂组织运作。这就是为什么设计师看起来如此无辜。年轻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如果以后做不下去了,是否可以转行?如果以后我做得很好的话,我还有可能继续进步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的应用范围仅限于狭窄的领域,建筑师转行的难度极大,至少在当前社会是如此;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上涨是有办法的,但预计会见顶。最高的是设计院院长。最理想的状态是成为新三板上市设计单位的大股东。但作为设计单位,股价只能徘徊在个位数。你可以理解,一个建筑设计单位进入新三板是多么困难。然而,在很多投资者眼中,新三板就是垃圾股的代名词。这样的现实只能让你擦干眼睛。

这篇文章可以理解为抱怨,但更大的目的是解释建筑设计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尤其是有志青年,更应该三思。如果不幸落入陷阱,他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继续扩张。人生的高度就好了。建筑业是准夕阳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未来出生人数持续下降,中国的建筑活动已经在下降。现在国家之所以要扶持房地产业,是因为现阶段它仍然是老百姓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却在走下坡路。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事实上,中国现有住房远远超过需求。别说官员、富商之家拥有的几十套房屋,很多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有两套甚至更多的房子。如果房产税放开,房地产马上就会崩溃。但即便如此,未来十年也将是房地产的最后一场狂欢。我相信十年后中国90%的房地产企业将从地球上消失。你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有很多房地产企业,而美国的房地产企业所占比例很小,因为美国已经过了建设高峰期,原来的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退出舞台,因此中国房地产企业占据500强也是昙花一现的现象。如果建筑活动急剧下降,谁将为这么多建筑师提供就业机会?这些都是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我知道很多年轻人选择专业都是基于一时的兴趣,不可能做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但兴趣不能长久,宏观分析有助于做出合理的长期规划。如果要提供建议的话,最好选择准朝阳行业,比如金融、医疗、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其他行业我不敢肯定,但是在健康方面护理,绝对是一个准朝阳行业。武汉肺炎的爆发可以表明未来需求的快速增长。再加上全球人口老龄化,该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衰退。(有机会我会再写一篇关于专业选择的文章)

总之,就我所熟悉的建筑学而言,按照现在的教育,招收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进入建筑学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制度。首先,这个专业本身对学习能力要求不高。这个过程更多的是重复性的工作;其次,由于工作性质,该职业的职业发展平庸,不应该被列为热门职业。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建筑师这个职业更适合那些想要找一份工作,过平静生活,不求富贵,不喜欢大浪,特别讨厌的人。不受人事的打扰,只想过安稳的生活,然后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专业的研究工作。这些特点也比较符合所谓的“工匠精神”。毕竟,在这个社会上,每种工作都有适合的人。如果你决定选择建筑师作为你的职业,你必须首先明白这份工作很可能是你一生的职业。你最好有持续专业化的精神,因为这个工作不具备所谓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你不可能像大多数行业的从业者那样开发出技术,通过重复生产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本次作品的完成品无法批量复制,必须不断重新开始下一次的创作工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师要尽力雕琢出每一个产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很多从业者的坚持。

这篇文章可能有些偏激,但仅供参考。俗话说,最好的生活就是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